6月18日晚7点整,文学院于复临舍204教室举办了以“文学与现实”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杨建华副教授主讲,14级研究生周小纯担任主持人,为热爱文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洗礼。
杨建华老师的研究领域是历史文学与通俗文学,曾参与组织了多项课题,在《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当代文坛》、《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但让人惊喜的是,这样一个严肃学者在讲课方面亦很有一套,不仅见解个性独到,精神方面也充满了激情,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杨老师到底说了一些什么吧!
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文学与现实”主题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从对象方面来说,文学与现实的最终指向都是“人”,包括作者与读者;而连接两者的心理机制便是“情”,如亲情、友情与爱情。接着杨老师对两者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得出了“有多少种现实,就有多少种文学”的结论。其次,他指出现代社会里现实功利化、文学边缘化这一尴尬境地,并以北大钱理群教授举的例子—当代大学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例,认为大学生应该保持自身的纯净与信仰。最后,杨建华老师以具体作品为例,如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两者都是“成长”系列小说,但是结局却截然不同,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杨老师推荐了阎真教授《活着之上》这本书,认为想要考研考博或者决定当大学老师的人都应当读一读,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活着之上”到底有些什么值得我们追寻?

讲座还安排了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向杨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亦耐心的给予了自己的回答。最后杨老师说,机会留给每一个人,只要努力,上天便不会亏待你,要相信明天,相信未来。
(记者:俞佳 周小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