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动态|姚建彬:漫谈中国神话人物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2025年4月26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姚建彬教授应邀赴伟德体育官网讲学,在我院113室带来一场题为“中国神话人物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八届年会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讲座以跨文化传播的现实观照为切入点,吸引了许多与会学者及本院师生参与研讨。


2025年4月26日晚,应伟德体育官网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彬教授莅临我校讲学,在BV伟德官方网站文学院113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漫谈中国神话人物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朱研教授主持,比较文学教研室教师及部分本科生、硕士生参加。

姚教授从《黑神话:悟空》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掀起的全球性文化热潮谈起,并指出二者形成的文化联动唤起了大众对于中国传统神话的记忆,从而促使中国传统神话向着更加广泛的文化领域延伸,这也验证了中国传统神话的全球化潜力。而当这些神话中的人物被传播进入海外后,他们的形象和故事被外域的读者改编、转换、扭曲、变形,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象。

接着,姚教授以海外传播第一中国神话人物孙悟空作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了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作品中经历了改写的孙悟空形象。在韩国,孙悟空不仅以韩语版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出现在韩国读者的视线之中,还被改编为影视剧、动漫形象呈现在韩国观众面前,并常常因文化争论而成为韩国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人物。而在日本,孙悟空则通过日译本《西游记》、日本漫画的借用等途径走向了更宽广的文化版图。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日本至少七次以影视剧和动漫的形式将孙悟空这一形象搬上荧幕,并担当了其海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中介。

此外,姚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妈祖在亚洲各国的传播情况。他表明,在日本,随着航海贸易发展和中国侨民增多,17世纪初长崎等地建立了妈祖庙。在东南亚,妈祖信仰随着华侨移居南洋而向外传播。此外,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也很早就建立了许多妈祖庙宇。随着华人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和分布,妈祖信仰也传播到了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不同地区,妈祖形象借助妈祖信仰在海外开枝散叶而广为流布。与此同时,妈祖信仰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通过与当地宗教信仰融合、吸纳当地的本土民俗元素、采用当地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逐渐融入当地文化,并成为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信仰体系。

在讲座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在场同学提出的“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向外传播过程中的变异”这一问题,姚教授指出,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是一个必然且复杂的文化现象,这一动态过程更需要我们以自信包容的态度应对。他总结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巨大的生命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竭精神资源、智慧源泉。我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中寻找创作灵感,让中国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国际传播。最后,朱研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至此,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徐嘉仪

图片:邓朝骏

审核:朱 研